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精神和《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的部署,起草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和《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指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细化落实。
交通运输部(章)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规范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及其管理行为,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及其管理活动。
第三条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安全生产达标标准等级分为一级、二级。
评为一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分数不低于900分(满分1000分,下同)且完全满足所有达标企业必备条件,评为二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分数不低于700分且完全满足二、三级达标企业必备条件,评为三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分数不低于600分且完全满足三级达标企业必备条件。
第四条 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并负责一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工作。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管辖范围内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和二、三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工作。
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分别负责长江干线、西江干线跨省航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和二、三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工作。以上部门和单位统称为主管机关。
第五条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包括初次考评、换证考评和附加考评等三种形式。
第六条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应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由主管机关按照本办法组织实施。
第七条 主管机关应向社会公告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
第二章 考评机构与考评员
第八条 主管机关或其认定的考评机构负责对交通运输企业实施考评。
第九条 考评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交通运输事业单位或经批准注册的交通运输系统社团组织;
(二)具备固定办公地点和必要的设备;
(三)具有一定数量从事相关领域考评工作需要的管理人员及考评员;
(四)建有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十条 考评机构应经主管机关认可,接受主管机关的监督管理,并按照主管机关赋予的权限开展工作,建立企业考评档案。
第十一条 考评员应具有交通运输相关学历和工作经历,并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资格。
第十二条 主管机关负责考评员适任条件的审核、考试发证、注册登记等管理工作,并建立档案。
考评机构应建立考评员日常管理档案,并按年度向主管机关备案。
第三章 考评与发证
第十三条 申请考评的企业应向主管机关提交申请。
第十四条考评活动采用资料核对、人员询问、现场考评等方法进行,人员询问、现场查验可以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
第一节 初次考评和发证
第十五条 申请初次考评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含分公司),并直接从事交通运输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实体;
(二)具有与其经营管理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并建有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三)已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自评。
第十六条 初次考评应提交申请报告,并附以下材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
(二)企业基本情况和安全生产组织架构;
(三)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自评报告。
第十七条 主管机关收到初次考评申请及所附材料后,应审查以下内容:
(一)是否属于本管辖范围;
(二)是否满足申请条件;
(三)申请材料是否齐全;
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告知企业补充、修改或重新提交申请。
第十八条 对满足申请要求的企业,主管机关应结合企业的申请确定考评机构。考评机构应按照主管机关的要求和本办法的规定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考评。
第十九条 企业通过考评的,由考评机构报主管机关审核同意后,向该企业签发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未通过考评的或经主管机关审核不合格的,企业应采取纠正措施并可在3个月后重新申请考评。
第二十条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有效期为3年。
第二十一条 已取得相关机构颁发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证书(证明)的企业,连续3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的,经主管机关对必备条件审核后,可颁发二级或三级安全生产达标证书。
第二十二条 企业申请高一级别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考评及发证的内容、范围和方法按照初次考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新组建企业应于正式运营6个月内提出初次考评申请。
第二节 换证考评与发证
第二十四条 换证考评申请应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有效期届满之日前3个月内提出。
第二十五条 换证考评申请应附送以下材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
(三)企业基本情况和安全生产组织架构;
(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第二十六条 换证考评及发证的内容、范围和方法参照初次考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换证考评和发证应在现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完成。
第二十八条 换证考评未通过的,企业应在原证书期满后3个月内提出重新考评申请。
第二十九条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遗失的,可以向原考评发证机构申请补发。
企业法人代表、名称、地址等变更的,应在变更后1个月内,向相应的主管机关提供有关材料,申请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的变更。
第三十条 主管机关向企业、考评机构、考评人员发放证书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三节 附加考评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机关或其指定的考评机构应对持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的企业实施附加考评:
(一)企业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
(二)企业一年内连续发生二次及以上较大安全责任事故;
(三)企业被举报并经核实其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重大安全问题;
(四)企业发生其他可能影响其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大事件或主管机关认为确实必要的。
上述事故等级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确定。
第三十二条 附加考评应针对引发附加考评的原因进行。在考评中发现有严重问题的,可扩大考评范围,直至实施全面考评。
第三十三条 通过附加考评并经主管机关审核合格的,维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的有效性。
未通过附加考评或经主管机关审定认为其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重大问题的,主管机关应责令其整改,整改合格的,企业应在3个月内再次申请初次考评。
第四章 责任与义务
第三十四条 对企业所实施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不解除企业遵守国际、国内有关安全法规的责任。
第三十五条 在接受考评过程中,企业应:
(一)提供所需的工作便利,以确保考评员充分有效地实施考评;
(二)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据;
(三)与考评员合作,以保证考评工作顺利完成。
第三十六条 考评员应保守秘密并谨慎处理所接触的有关文件、特许的信息资料等。
企业可以向主管机关或考评机构举报、投诉考评员的不正当行为。
第三十七条 主管机关应对考评机构和考评员进行监督管理。考评机构或考评员如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主管机关应做出处理直至取消其考评资格。
第三十八条 主管机关相关管理人员和考评员应严格遵守本办法和有关廉政规定,不得借考评工作谋取任何私利。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所指的交通运输企业主要包括直接从事道路水路运输(含客货运输企业、客货运站场、港口经营企业)、城市客运(含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企业)、交通运输建设施工、机动车维修等的企业。
第四十条 对外国驻华交通运输企业的考评发证,由主管机关或其认定的考评机构参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
交通运输行业内具有直接从事安全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事业单位,由其主管部门参照本办法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
第四十一条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证书式样和表格格式由交通运输部统一制定。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实施。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指标(略)
一、城市公共汽车客运企业安全生产达标考评指标
考评内容 | 考 评 要 点 | 分值 | 考评评价 | 得分 | |
一、安全目标35分 | 1.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 | ①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不低于上级下达的安全控制指标; | 5★★★ |
|
|
②制定实现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的措施。 | 5 |
|
| ||
2.中长期规划 | ①制订和实施企业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和跨年度专项工作方案。 | 5★★ |
|
| |
3.年度计划 | ①根据中长期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和年度专项活动方案,并严格执行。 | 5 |
|
| |
4.目标考核 | ①将安全生产管理指标进行细化和分解,制定阶段性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 5 |
|
| |
②制定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与奖惩办法; | 5 |
|
| ||
③定期考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并奖惩兑现。 | 5 |
|
| ||
二、管理机构和人员40分 | 1.安全管理机构 | ①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下属各分支机构分别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安委会职责明确,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 | 10★★ |
|
|
②按规定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且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15★★★
|
|
| ||
③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下属各分支机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例会。 | 5 |
|
| ||
2.管理人员配备 | ①按规定足额配备专职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人员。 | 10★★★ |
|
| |
三、安全责任体系 45分 | 1.健全责任制 | ①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全体员工安全职责明确,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落实到位; | 10★★★ |
|
|
②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对安全生产负全面组织领导、管理责任和法律责任,并履行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 | 5★★ |
|
| ||
③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重要负责人,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负重要管理责任; | 5 |
|
| ||
④其他负责人和全体员工实行“一岗双责”,对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 5 |
|
| ||
⑤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生产基层单位的安全职责明确并落实到位。 | 10 |
|
| ||
2.责任制考评 | ①根据安全生产责任进行定期考核和奖惩,公告考评和奖惩情况。 | 10★★ |
|
| |
四、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70分 | 1.资质 | ①《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合法有效,经营范围符合要求。 | 5★★★ |
|
|
2.法规 | ①及时识别、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 5 |
|
| |
②将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 5 |
|
| ||
③执行并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 5 |
|
| ||
④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 5 |
|
| ||
3.安全管理制度 | ①制定并及时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1)安全生产责任制;2)安全例会制度;3)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4)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5)设施、设备、货物安全管理制度;6)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7)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8)事故统计报告制度;9)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 10 |
|
| |
②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和培训。 | 5 |
|
| ||
4.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①制定并及时修订各岗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发放到岗位(职工); | 10★★★ |
|
| |
②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和培训;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 5 |
|
| ||
5.制度执行及档案管理 | ①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及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依据行业特点,制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 5 |
|
| |
②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 5 |
|
| ||
③建立和完善各类台帐和档案,并按要求及时报送有关资料和信息。 | 5★★★ |
|
| ||
五、安全投入50分 | 1.资金投入 | ①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 | 10★★★ |
|
|
②安全生产经费专款专用,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 15★★ |
|
| ||
③及时投入满足安全生产条件的所需资金。 | 10 |
|
| ||
④为旅客投保承运人责任险。 | 5★★ |
|
| ||
2.费用管理 | ①跟踪、监督安全生产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 5 |
|
| |
②建立安全费用使用台账。 | 5 |
|
| ||
六、装备设施 115分 | 1.车辆管理 | ①车辆持有效的《机动车行驶证》; | 5★★★ |
|
|
②车辆安全性能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要求; | 5 |
|
| ||
③安全生产设施设备齐全、完好,没有随意改动; | 10 |
|
| ||
④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要求,实施一级、二级维护与检测,确保客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特种车型应满足相关要求; | 10★★★ |
|
| ||
⑤运营车辆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年限或运营公里数; | 5★★★ |
|
| ||
⑥严格执行车辆的强制报废制度,加强临近报废车辆的技术监管,及时处理临近报废车的安全隐患。 | 10 |
|
| ||
2.车站设施 | ①车站设施符合《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GB/T 22484—2008中的要求。 | 15 |
|
| |
3.安全设施 | ①车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配备安全锤、三角木、警示牌、防滑链等安全设备,按相关规定配足有效的灭火器,放置合理; | 10★★★ |
|
| |
②公司有专人负责安全设施及器材的管理,且管理规范; | 10 |
|
| ||
③设有覆盖安全重点部位视频监控设备,并保持实时监控; | 10 |
|
| ||
4.特种设备 | ①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及其特种设备相关的《检验规程》等,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 | 10 |
|
| |
②按规定指定专人对特种设备进行管理; | 10 |
|
| ||
③按要求规范建立特种设备台账。 | 5 |
|
| ||
七、科技创新与信息化 85分 | 1.科技创新及应用 | ①使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优先选购安全、高效、节能的先进设备; | 10 |
|
|
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科技攻关或课题研究; | 5 |
|
| ||
③设有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或平台; | 10 |
|
| ||
④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 5 |
|
| ||
2.信息化 | ①建立科学的运营组织与调度系统,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 10 |
|
| |
②建立监控值班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实时实施监控管理,对车辆实时动态监控,实现行驶安全驾驶监控、车辆行驶地理位置监控、到站监控; | 10★ |
|
| ||
③实现车辆维护管理、维修保养期提示、车辆维修记录、审验记录等的信息化; | 5 |
|
| ||
④企业信息系统所录入的车辆和驾驶员的基础资料、车辆技术档案信息,记录车辆行驶情况等信息准确、完整; | 5 |
|
| ||
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监控车辆行驶和驾驶员的动态情况,分析处理动态信息; | 10 |
|
| ||
⑥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纠正和处理超速、站外上下客等违法违规行为,记录违法违规驾驶员信息,至少保存3年时间; | 10 |
|
| ||
⑦建立动态监控工作台帐。 | 5 |
|
| ||
八、队伍建设 90分 | 1.培训计划 | ①制定并实施年度及长期的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和年度培训时间。 | 10 |
|
|
2.宣传教育 | ①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 | 10 |
|
| |
3.管理人员 | ①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具备相应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并取得行业主管部门培训合格证; | 10★★★ |
|
| |
②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具备专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经验,熟悉各岗位的安全生产业务操作规程,运用专业知识和规章制度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 15 |
|
| ||
4.从业人员培训 | ①从业人员每年接受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有关规定学时。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10★★ |
|
| |
②转岗人员及时进行岗前培训; | 10 |
|
| ||
③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对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 10 |
|
| ||
5.规范档案 | ①建立健全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考评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评情况; | 5 |
|
| |
②对培训效果进行评审,改进提高培训质量。 | 10 |
|
| ||
九、作业管理 125分 | 1.现场作业管理 | ①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作业规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 10 |
|
|
②按计划发车,遇突发事件和恶劣天气,启动应急调度预案。及时掌握极端天气及路况信息,提示驾驶员谨慎驾驶; | 15 |
|
| ||
③按规定的线路和站点行车,未经批准不得越站甩客、站外上下客、改道行驶; | 10 |
|
| ||
④定期上路对营运的车辆进行安全稽查。 | 10 |
|
| ||
2.安全值班 | ①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值班计划和值班制度,重要时期实行领导到岗带班,有值班记录。 | 5 |
|
| |
3.相关方管理 | ①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共用同一设施设备进行生产经营的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明确,并落实到位。 | 5 |
|
| |
4.驾驶员管理 | ①驾驶员取得相应车型要求的有效《机动车驾驶证》,并经培训合格,年龄不超过60周岁; | 10★★★ |
|
| |
②制定并落实驾驶员行车安全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一人一档; | 10 |
|
| ||
5.营运车辆管理 | ①制定并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车辆技术管理,按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对车辆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 | 10★★ |
|
| |
②每日出车前应按相关规定进行车辆例行检查,确认车辆性能完好,符合运营安全要求; | 15★★ |
|
| ||
③维护、维修作业须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认定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 | 5 |
|
| ||
④建立并妥善保管车辆技术档案,一车一档,记载及时、完整、准确、规范; | 10★★ |
|
| ||
6.警示标志 | ①在存在一定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警示、告知危险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相关场所按交通法律要求设置交通安全标志。 | 10 |
|
| |
十、危险源辩识与风险控制 45分 | 1.危险源辨识 | ①开展本单位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 | 10 |
|
|
②辩识重大危险源,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 | 15★★ |
|
| ||
2.风险控制 | ①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 10 |
|
| |
②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 5 |
|
| ||
③对危险源进行建档,重大危险源单独建档管理。 | 5 |
|
| ||
十一、隐患排查与治理 70分 | 1.隐患排查 | ①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 | 10 |
|
|
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安全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缺陷和漏洞,消除安全隐患。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 15★★★ |
|
| ||
③对各种安全检查所查出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针对性控制对策。 | 10 |
|
| ||
2.隐患治理 | ①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 | 5 |
|
| |
②对上级检查指出或自我检查发现的一般安全隐患,严格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并组织整改到位; | 5 |
|
| ||
③重大安全隐患报相关部门备案,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 10★★ |
|
| ||
④建立隐患治理台帐和档案,有相关的记录; | 5 |
|
| ||
⑤按规定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有关部门报送。 | 10 |
|
| ||
十二、职业健康 25分 | 1.健康管理 | ①设置或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 | 5 |
|
|
②按规定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 5 |
|
| ||
2.工伤保险 | ①为驾驶员参加工伤保险; | 5 |
|
| |
3.危害告知 | ①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宣传培训。使其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职业危害、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的事项。 | 5 |
|
| |
4.环境与条件 | ①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 5 |
|
| |
十三、安全文化 35分 | 1.安全环境 | ①设立安全文化廊、安全角、黑板报、宣传栏等员工安全文化阵地,每月至少更换一次内容; | 5 |
|
|
②公开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号码、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信箱。对接到的安全生产举报和投诉及时予以调查和处理。 | 5 |
|
| ||
2.安全行为 | ①开展安全承诺活动; | 5★ |
|
| |
②编制旅客运输安全知识手册,并发放到职工; | 5 |
|
| ||
③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竞赛活动,有方案、有总结; | 5 |
|
| ||
④对在安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 | 5 |
|
| ||
⑤对安全生产进行检查、评比、考评,总结和交流经验,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管理方法。 | 5 |
|
| ||
十四、应急救援 85分 | 1.预案制定 | ①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相应的应急保障措施; | 10★★★ |
|
|
②结合实际将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 5★★ |
|
| ||
③应急预案与当地政府预案保持衔接,报当地有关部门备案,通报有关协作单位; | 5 |
|
| ||
④定期评审应急预案,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 10 |
|
| ||
2.预案实施 | ①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 | 5 |
|
| |
②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应急处置方案; | 5★★★ |
|
| ||
③发生事故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有关部门。 | 10 |
|
| ||
3.应急队伍 | ①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 5 |
|
| |
②组织应急救援人员日常训练。 | 5 |
|
| ||
4.应急装备 | ①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 | 5 |
|
| |
②建立应急装备使用状况档案,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 5 |
|
| ||
5.应急演练 | ①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 10★★★ |
|
| |
②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审,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审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 5★ |
|
| ||
十五、事故报告调查处理 50分 | 1.事故报告 | ①发生事故及时进行事故现场处置,按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没有瞒报、谎报、迟报情况; | 10★★★ |
|
|
②跟踪事故发展情况,及时续报事故信息,建立事故档案和事故管理台帐。 | 5 |
|
| ||
2.事故处理 | ①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10 |
|
| |
②发生事故后,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积极配合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 5 |
|
| ||
③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分析事故原因,落实整改措施; | 5 |
|
| ||
④发生事故后,及时召开安全生产分析通报会,对事故当事人的聘用、培训、考评、上岗以及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责任倒查; | 5 |
|
| ||
⑤按“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事故,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严格追究责任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处理结果报有关部门备案。 | 10★ |
|
| ||
十六、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 35分 | 1.绩效评定 | ①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对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 5 |
|
|
2.持续改进 | ①提出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化的计划和措施,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 | 10 |
|
| |
3.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①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 20★ |
|
|
考评员(签名): 年 月 日